主页 > imtoken钱包官方网址 > 公安部公布五类高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公安部公布五类高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imtoken钱包官方网址 2023-09-02 05:10:50

近年来,公安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组织指导全国公安机关对违法犯罪展开猛烈攻势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有效遏制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快速上升。今日,公安部公布了五类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案件,将进一步提高广大公众对诈骗的识别和防范能力,有效震慑不法分子。

目前,电信网络诈骗形势严峻,已成为案件最多、上升最快、覆盖面最广、群众反应最强的犯罪类型。诈骗、客服、冒充公检五类案件占比近80%,成为最突出的五类高发案件。其中,欺诈返利欺诈率最高,约占案件总数的三分之一;虚假投资 金融诈骗涉及金额最大,约占全部涉案资金的三分之一。

1、账单回扣欺诈

由于返利周期短、引流成功率高,欺诈返利诈骗逐渐演变为目前变种最多、变化最快的诈骗类型,并与其他电信网络诈骗“融合”手段,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手段。排水法。骗子的主要犯罪手段有:第一步,早引流。通过网页、短信、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发布兼职广告,打着“宅在家里,高佣金”的旗号,或以色情内容、免费赠品为诱饵,招揽“刷卡客户”, “点”“赞美者”和“推动者”,一旦受害者“上钩”,就会被拉入“任务”聊天群。第二步是小额返利。加入聊天群后,骗子会让受害者在群里收到一个“新手任务”。 “任务”主要是提升平台商户和网店的交易量和公信力,关注相关公众号和账号,点赞短视频。评论、刷粉丝等。受害者完成“新手任务”后,骗子会迅速返还小额佣金,骗取受害者信任。第三步,诱导刷卡APP的下载。骗子通常会在受害人完成前期任务并获利的基础上,安排专人在微信群中分发高额佣金截图,并引诱受害人下载虚假计费APP做“高级任务”。随后,诈骗分子以“多充值、多抢单、多返利”为诱饵,诱骗受害人在支付APP中进行充值,实际上是将受害人的资金转入其提供的银行账户,而受害人的金额一个人的 App 账户中显示的只是一个虚构的数字。第四步,完成诈骗。当受害人完成任务想要提取现金时,骗子会设置重重障碍,拒付本金和佣金,甚至以“任务未完成”、“卡单”等各种借口诱骗受害人, “异常操作帐号被冻结”等。人们增加投资,然后骗取更多的资金。一旦受害者看穿了骗局,骗子就会切断所有联系。

网络交易所诈骗真实案例

【典型案例】2022年5月,湖北咸宁高某在微信群中看到“固定底薪,点赞提成”的信息和二维码。高某某通过扫码添加客服,并在客服的引导下下载了某个点餐APP。安装APP后网络交易所诈骗真实案例,高某联系了APP中的“接待员”,他指导他做刷单任务。最初,“接待员”在完成审核任务后,向高某的支付宝账户返还了20元的佣金。高某某见委托确实到了,便按照对方的提示进入了APP的任务大厅,订阅了任务列表。订阅任务订单需要对应的委托人。支付金额越高,退货佣金越高。高某某先后完成了5个任务,认购本金从100元到1000元不等,每次的佣金返还到他的App账户,然后高某某兑现到他的银行卡,到账速度非常快。 ,这进一步放松了警惕。后来,为了获得更多的佣金,高开始订阅更多的复合任务订单。此类任务需要多个订单连续完成,不能中途撤回。高先生先后投入本金11万元。然而,当高某按要求完成任务,却发现无法提取现金时,他迅速联系了“接待员”,对方告诉他操作错误导致“卡滑”,他需要做一个复杂的任务来提取现金。高某某此时意识到被骗了,在向对方索要委托人时,发现对方已经删除了自己的联系方式,App无法再登录。

【警方提示】诈骗行为涉嫌违法,任何需要充值或预付的诈骗行为均为诈骗行为。

2、虚假投资和财务欺诈

网络交易所诈骗真实案例

虚假投资理财骗局的受害者多为有一定收入和资产的单身人士,或热衷于投资理财、炒股的人士。诈骗者的主要犯罪手段如下:一是诈骗者通过各种渠道以受害人为目标,欺骗受害人的信任。针对受害者的方式包括通过社交软件寻找受害者并建立联系,发布股票、外汇等投资理财信息收集目标人群,通过婚恋交友平台确定婚恋关系骗取信任等。骗子在取得受害人信任后,通过冒充投资导师、理财顾问或谎称拥有特殊资源获取高额财务回报等手段,引诱受害人加入“投资”。群聊,听“投资专家”直播课。 ,接受“股神”的投资指导。之后,骗子会诱使受害者投资他们提供的虚假网站或应用程序。前期的小额投资可以获得返利。一旦受害人加大资金投入,就会发现无法提取现金或赔光光,从而上当受骗。分子封锁,假网站和应用无法登录。

【典型案例】2022年4月,北京在某直播平台观看炒股直播时,与自称主播的账号私聊,并加为微信好友。对方自称“甄君”,让余某在微信扫码进入证券交易所群。随后,群管理员将App安装包发给余某,让他下载安装并注册账号。一周内,于“甄君”和群管理员要求,先后10笔转账347万元到对方账户。期间,他根据对方的“投资指引”,在APP内买卖股票。 ,并成功提现37.3万元。余觉得股票投资很赚钱,于是继续加大对APP的资金投入。直到4月底,余才发现APP内的307万元余额无法提取。在他的询问下,“甄君”和群管理员表示,平台出现问题,被突击搜查,被要求支付120万元以上的罚款,才能提取账户余额。余不愿交罚款,继续向对方索要投资本金,被对方阻拦。同时,他发现App无法登录,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警务提示】谨慎投资理财,谨防虚假投资理财网站和APP。

网络交易所诈骗真实案例

3、虚假网上贷款诈骗

诈骗者利用网络媒体、电话、短信、社交软件等,以“无抵押”、“免费信贷”、“无以“免提现”为幌子,以预收手续费、押金、验资、缴税为借口,或以检查还贷能力为借口、调整利率、降息、改善信用信息等,欺骗有贷款需求或以前有办理贷款业务的受害人转账汇款,甚至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号和密码等信息直接传输和消费,从而进行欺诈。

【典型案例】2022年5月,广东东莞范某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平台的客服,询问范某是否有贷款需求。范某表示,最近生意不景气,需要资金周转,所以想贷款。添加对方微信账号后网络交易所诈骗真实案例,范某根据对方要求下载了一个贷款App,并按照提示在App上申请贷款。随后,对方以缴纳会费、解冻押金、证明有还款能力为由,要求转账。范某通过手机银行转账4次,共计13.7万元,但对方仍称不符合贷款条件。不能借。这时,范萌生了放弃贷款的念头,向对方索要之前转出的资金。对方告诉他,需要等贷款审核通过后才能退回资金,然后失去联系,App无法登录。

网络交易所诈骗真实案例

【警方提示】任何标榜“无抵押、无资质、低利率、放贷快”的网贷平台,风险很大。

4、冒充客户服务骗局

冒充客户服务诈骗的受害者通常是在线购物者。诈骗者非法盗取、提前获取买家网购信息和快递信息,以退款、索赔为由对买家或平台商户进行精准诈骗。 诈骗者的主要犯罪手段有:一是冒充收费平台客服或物流快递公司,谎称受害人网购存在问题,诱使受害人提供以退款、理赔、退税等信息为由骗取受害人的银行卡、手机验证码。二是声称被害人被误升级为VIP会员、被授权代理、办理商品分期等业务,理由是不取消上述业务将导致加扣,诱使被害人付款收取手续费,从而构成欺诈。三、以受害人电商平台会员积分和支付宝芝麻信用积分不足为由,要求受害人申请贷款增加会员积分,并诱骗受害人将贷款转入指定账户,从而进行欺诈。

网络交易所诈骗真实案例

【典型案例】2022年4月,张某接到福建泉州电话,自称是某购物平台客服。对方告知张某,他购买的商品包裹丢失,现在可以提出索赔,并说明具体订单号、订单时间和商品物流订单号。张认为是真的,在他的指导下加了他为好友,并下载了一个语音联系的云会议应用。根据对方的提示,张某透支了自己支付宝中的全部准备金,然后将透支的钱转到了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中。对方承诺稍后将准备金和补偿金一并归还,并让张某继续下载网贷APP转出透支额度。张不愿意配合,后来发现对方已经联系不上,于是发现自己被骗了,一共损失了2.5万元。

【警方提示】如果接到自称电商或物流公司的客服电话,一定要到官方平台核实。

5、冒充公安诈骗

冒充治安违法诈骗跟随社会热点,反复升级,往往造成巨额损失,为大众所痛恨。此类诈骗之所以能够说服受害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诈骗者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从而在诈骗过程中准确说出受害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地址、身份证号码等,从而非常强大。的混乱。诈骗分子的主要犯罪手法有:冒充公安机关工作人员,谎称被害人银行账户、电话卡、社保卡、医保卡等被冒用,或者身份信息被盗用。泄露、或涉嫌洗钱、非法进出境、快件持有毒品等违法犯罪行为,以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或接受监督,进而实施诈骗为了提高可信度,一些诈骗者会向受害者展示法律文件,例如在假检察官网站上发布的假通缉令。为了远程获取受害者手机上的个人信息,诈骗者经常要求受害者下载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应用程序。为了让受害者处于完全被操纵的状态,骗子还会将受害者引诱到酒店等封闭空间,屏蔽短信、电话等所有外部联系方式。在公安机关工作中,发现部分诈骗分子还冒充不同部门的政府官员,以领取补贴、奖学金、冻结医保卡、证券、金融账户、不正常等为由实施诈骗。或无效的出入境证件。尤其是近期,一些骗子以受害人涉嫌散布疫情、销售假口罩、违反疫情防控规定为由实施诈骗,影响恶劣。

【典型案例】2022年4月,广东深圳的刘某某接到一个自称是深圳防疫中心的人打来的奇怪电话,对方表示将被强制隔离,因为一个刘某某的电话号码是3月16日。我扫描了长沙市一家医院的行程码。刘某某称自己没去过长沙,对方表示自己的身份信息可能被盗,可以帮他把手机转给“长沙公安局”。接通“长沙公安局”后,一名自称“陈警官”的男子质问刘某,告诉刘某账户涉嫌洗钱,并要求刘某添加QQ号。随后,“陈警官”给刘某某发送了一个账号登录,然后提交了银行卡号、密码等相关信息,并录制了一段人脸操作视频。在“陈警官”的指导下,刘某某的银行账户分4次被转出6万余元。刘某某发现银行账户中的资金被转移后,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